实验目的:
由于零残电压的存在会造成差动变压器零点附近的不灵敏区,此电压经过放大器还会使放大器未级趋向饱和,影响电路正常工作,因此必须采用适当的方法进行补偿使之减小。
实验原理:
零残电压中主要包含两种波形成份:
1、基波分量:这是由于差动变压器二个次级绕组因材料或工艺差异造成等效电路参数(M、L、R)不同,线圈中的铜损电阻及导磁材料的铁损、线圈中线间电容的存在,都使得激励电流与所产生的磁通不同相。
2、高次谐波:主要是由导磁材料磁化曲线的非线性引起,由于磁滞损耗和铁磁饱和的影响,使激励电流与磁通波形不一致,产生了非正弦波(主要是三次谐波)磁通,从而在二次绕组中感应出非正弦波的电动势。
减少零残电压的办法是:(1)从设计和工艺制作上尽量保证线路和磁路的对称。(2)采用相敏检波电路。(3)选用补偿电路。
(图14)
实验所需部件:
差动变压器、公共电路模块(一)、{电感传感器实验模块}、音频信号源、螺旋测微仪、示波器
实验步骤:
1、按图(14)接线,示波器第一通道500mv/格,第二通道1V/格,(根据波形大小适当调整)差动放大器增益置最大。
2、打开主机电源,调节音频输出频率,以第二通道波形不失真为好(为此音频信号频率可调至10KHZ左右),音频幅值Vp-p2V。
调节铁芯在线圈中的位置,使差动放大器输出的电压波形最小,再调节电桥中WD、WA电位器,使输出更趋减小。
3、提高示波器二通道灵敏度,将零残电压波形与激励电压波形作比较。
注意事项:
音频信号频率一定要调整到次级线圈输出波形基本无失真,否则由于失真波形中有谐波成分,补偿效果将不明显。
此电路中差动放大器的作用是将次级线圈的二端输出改为单端输出。